返回 试卷详情
导航
我的记录

专插本大学语文基础练习(九)

174人做过 收藏试卷

试卷预览

1.

阅读下面这首宋词,完成小题。

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(节选)

陆游

胸中磊落藏五兵,欲试无路空峥嵘。

酒为旗鼓笔刀槊,势从天落银河倾。

端溪石池浓作墨,烛光相射飞纵横。

须臾收卷复把酒,如见万里烟尘清。

(1)

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,不正确的一项是(    )          

A.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,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。

B.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,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。

C.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,气吞山河,势不可挡。

D. 诗人豪情勃发,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,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。

(2)

诗中前后两次出现“酒”,各有什么作用?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。

2.

阅读下面这首宋词,完成(1)~(2)题。

眉 峰 碧

无名氏

蹙破眉峰碧。纤手还重执。镇日①相看未足时,忍便使鸳鸯只②!  

薄暮投村驿。风雨愁通夕。窗外芭蕉窗里人,分明叶上心头滴。

[注] ①镇日:整天,从早到晚。②只:孤独的。

(1)“窗外芭蕉窗里人,分明叶上心头滴”一句既形象,又充满情感。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。
(2)请简要分析柳永的《雨霖铃》与这首词的异曲同工之处。
3.

阅读下面的唐诗,完成(1)~(2)题。

独 不 见

李 白

白马谁家子,黄龙边塞儿。

天山三丈雪,岂是远行时。

春蕙忽秋草,莎鸡鸣曲池。

风催寒棕响,月入霜闺悲。

忆与君别年,种桃齐蛾眉。

桃今百馀尺,花落成枯枝。

终然独不见,流泪空自知。

(1)

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,不正确的两项是(  )

A.这首诗写白马子(边塞儿)远戍边塞,闺中人忆之而流泪,款款深情,感人至深。

B.“春蕙忽秋草”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,闺中人孤独难耐,承受着思念的苦痛。

C.“忆与君别年”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,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。

D.“终然独不见”一句中的“终然”暗示出戍边之人最终都战死沙场的悲惨命运。

E.“终然独不见”两句点明题意,使用一个“空”字,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。

(2)赏析“桃今百馀尺,花落成枯枝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。
4.

阅读下面这首宋诗,完成(1)~(2)题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州宅堂前荷花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范成大[注]

凌波仙子静中芳,也带酣红学醉妆。

有意十分开晓露,无情一饷敛斜阳。

泥根玉雪元无染,风叶青葱亦自香。

想得石湖花正好,接天云锦画船凉。

[注] 范成大(1126-1193),今苏州人,晚年退居家乡石湖。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。

(1)本诗颔联描写精妙,请试作分析。
(2)同是写荷花,本诗与周敦颐的《爱莲说》相比,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?请结合诗歌后两联作简要分析。
5.

阅读下面两首诗歌,回答后面的问题。

捣 练 子 令

李 煜

深院静,小庭空,断续寒砧断续风。无奈夜长人不寐,数声和月到帘栊。

春江花月夜(节选)

张若虚

可怜楼上月徘徊,应照离人妆镜台。

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。

(1)有人认为“深院静,小庭空”在语意上有重复之嫌,你的观点如何?请简要分析。
(2)张若虚诗“玉户帘中卷不去,捣衣砧上拂还来”与李煜词的末尾两句“无奈夜长人不寐,数声和月到帘栊”都是借月表现了人物的情感,他们表现的方式有何不同?请简要分析。
练习模式 考试模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