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试卷详情
导航
我的记录

2018年1月广东自考《古代汉语(二)》真题

152人做过 收藏试卷

试卷预览

1.“寡人之于国也,尽心焉耳矣”这个句子中的“之”是一个()

A.代词

B.连词

C.动词

D.语气词

2.下列加点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()

A.王好战,请【以】战喻。[以,用。]

B.【填】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[填:鼓声,象声词。]

C.【或】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[或,或者。]

D.【直】不百步耳,是亦走也。[直:只是,不过。]

3.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是()

A.其徒数十人,皆【衣】褐,捆屦织席以为食。[衣:衣服。]

B.远方之人,闻君行仁政,愿受一廛而为【氓】。[氓:由外地或别国迁来的百姓。]

C.陈良之徒陈相,与其弟辛,负耒耜而自宋【之】滕。[之:助词,的。]

D.【是】亦圣人,愿为圣人氓。[是:对的,正确的。]

4.在“滕君,则诚贤君也”这句话里,“诚”的意思是()

A.确实

B.诚实

C.诚信

D.诚悬

5.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是()

A.天行有【常】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[常:固定不变的规律。]

B.强本而节用,则天不能【贫】。[贫:使……贫穷。]

C.本荒而用【侈】,则天不能使之富。[侈:指奢侈浪费。]

D.星【队】木鸣,国人皆恐。[队:队伍。]

练习模式 考试模式